结束一天繁琐的朝政,杨士奇蹙着眉关回到自家那座占地极广的首辅大院,一出车辇就微微怔神。
    自己的儿子杨稷正肃立在府门外。
    “你怎么回来了?”
    忙忘头的杨士奇都忘了眼下正是湖畔学院一月一度的休假日。
    “学院放了两天假,正赶上陛下布置了一堂课业,故没有留在学堂,想回来聆听父亲大人的教诲。”
    杨稷上前两步,打算搀扶自家老爹下车,被挥袖拒绝。
    “你爹我还没老呢。”
    “看您都有白发了,国事繁冗,您也少操些心。”
    “你都说国事繁冗了,为父是内阁首辅,哪里能不用操持。”
    杨稷不提,杨士奇自己都没有注意鬓角不知何时染上了年华。
    当下欣慰的一笑,拍了拍自己儿子的肩头:“懂事了,还知道心疼老子,这学没有白上。”
    “那是。”
    杨稷接下来的话让杨士奇好悬没气死。
    “您可是咱们大明政坛的常青树,您要是露了老态,不知道多少人心花怒放呢。”
    “为父要是退了,你这个首辅之子的金子招牌是不是也就没了?”
    不满的冷哼一声,杨士奇拔腿就往后宅走,屁股后面跟着一脸讪笑的杨稷。
    官宦子弟和富家子弟可是截然相反,后者巴不得自家老子抓紧归西好继承家产,官宦子弟就整天烧香拜佛保佑自家老爷子身体康泰步步高升。
    杨士奇越是春秋鼎盛,屹立政坛,作为他的儿子杨稷永远都是南京城里数一数二的衙内。
    弱一弱的宗亲郡王也比不上他啊。
    “你小子鬼心思就没少过,这趟回来也是带着目的回来的,说吧,什么事又能用的上你爹了。”
    杨稷也不再作假,便把朱允炆交代下来的课业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写出关于北宋亡国的理解?”
    杨士奇听完后就明白了,杨稷这是打算让他开小灶辅导班啊。
    便很是不满的说道:“陛下让你们写,你却回来问为父算什么,凭自己本事去写便是。”
    “谁还能真个自己写啊。”
    杨稷嘿嘿一笑:“这次休假,很多同窗都回了家,便是那籍贯在地方各省的,也是选择去京中叔伯家串门,为的目的不还是完成这堂课业吗?
    大家心照不宣,陛下也不可能多做细查,说不准,陛下本就打算通过我们的嘴问各自尊府上的态度。
    毕竟这个命题也不小,让我们这么一群小孩子来解读亡国大事,是不是不太合适。”
    这番理解杨士奇也是频频颔首,觉得确有道理,当先便沉吟起来。
    皇帝的行径从来不能只看表象,一如好比这次马大军的事情,皇帝的套路深着呢。
    那如果这后面的深意真的是皇帝打算借这群孩子的口传达到各自背后的达官显贵,那么这堂课业可就不好做了。
    要好好斟酌。
    “这样,你呢不要光基于陛下口述的故事来写,但也不要过度解读北宋的其他因素,一句话,不能太深亦不能太浅。”
    这话说的杨稷直挠头:“那么麻烦啊,这怎么好写。”
    “就是让你不要太招摇。”
    杨士奇提点道:“你不是大皇子,更不是于谦那种寒门学子,用不着你来卖弄才华和能耐,你就踏踏实实的一步一个脚印就成,在那个湖畔学堂内,既不能垫底也不能拔尖。
    这堂课业,你要是写的不好,人家会说为父教子无方,写的太好,人家也会以为这篇文章出于为父之手,会觉得为父身为堂堂首辅,在孩子之间的事情上还要横插一手,处处争先恐后的拿第一,恨不得把咱们杨家的能耐都卖与帝王家。
    所以你就写个差不多水平的拿过来,为父给你斧正一番便就成了。”
    中庸这两个字蕴含的为人哲学,对于杨稷这个岁数来说属实是有些高深,所以难免拿不定主意,尤其是经过他爹这一顿嘚吧嘚的指点之后,甚至还出现了一些自我否定的意味。
    “万一陛下没有那么多含义,确实是想要考校我们,到时候别的同学都写的锦绣文章,只有儿子写的不明不白,岂不是白白浪费这次难得的考校机会?”
    小小的年纪,想法倒是挺多,瞻前顾后的。
    杨士奇很是不满的哼了一声,训斥道:“既然你自己拿不定主意,还来问为父作甚,自己想好了再来找为父吧。”
    挨了训斥的杨稷果真老实了不少,马上起身表态,要按照杨士奇的意思来写这篇课业,临出门时被喊住。
    “难得你这次休了假回来,明天跟为父去一趟城郊。”
    “城郊?去哪里做什么?您不去文华殿坐宫啦。”
    “明天夏元吉当值,辽王不是在城郊搞了片地,要举办一场陛下赐名的足球比赛,让为父去消遣消遣。”
    大明足球超级联赛是朱允炆亲自取得名字,目前只有两支队伍,还都是一群宗勋的少年郎。
    “不单单这么简单吧。”
    到了这般的身份,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杨稷心里一百个不相信朱植只是单纯邀请自家老爹去消遣的。
    “嗯,皇商现在拆分了,朱植想要在工商联里争取几个位置,除了为父,还邀请了严震直。”
    “嘁~”
    不屑的一撇嘴,杨稷嘲讽一句:“堂堂的亲王,每天的心思都放在怎么赚钱上,委实是掉价的紧。”
    官本位制的国家,赚再多的钱又有什么出息。
    杨稷就想子承父业,最好把首辅也搞成父传子才好呢。
    “就你话多,滚回房写你的课业去。”
    挥手赶走杨稷,杨士奇把目光转回书案,看着那一摞摞的各省、部奏本,眉头又皱了起来。
    这么一大堆工作可怎么做啊。
    孔明先生的压力现在杨士奇算是深有体触,没有五年计划之前,内阁首辅天天哪有那么多的正事要处理,更多的奏本都是口水废话,批个阅字就能回复了,现在倒好,光说正事的本子都比建文六年以前要多上好几倍。
    相比起来,只治理巴蜀一隅之地的武侯,应该还要省心些吧。
    真可谓是心力交瘁。

章节目录


日月永在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煌煌华夏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煌煌华夏并收藏日月永在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