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他对谢箐这个永定侯府的私生女并无太多印象,但这个女人在嫁入他晋王府后,却屡次让他刮目相看。
    谢箐行事落落大方,没有出身尴尬的私生女本可能有的局促和小家子气。她操持府中大小事宜很有一套,封羡不止一次听见府中上下包括他的亲信在背地里称赞王妃。
    而今日,谢箐竟然在大局上,还能有这般见识。
    封羡不得不感慨,谢箐虽说是私生女,但也是永定侯按嫡女的规矩教养出来的女儿,他此时才感觉到,也许娶了谢箐,于他也真的不算太吃亏。
    谢箐方才所言,正是封羡所考虑的,不过,封羡的忧虑,还远不止这些。
    藩王属地,包括刺史府,能召集的不过几万兵力,而梁王动不动就拉着号称二十万的军队开往上京城。
    梁王不顾南疆犯境,依然头也不回地上京,这不难让人猜想,当初梁王自请前去荆州平南境异动,是早就做好了在荆州举兵谋事的准备。
    荆州和扬州毗邻,当初上京城中林妙同梁王的“偶遇”,乃至他们二人之后火速的“情投意合”,恐怕都是梁王蓄谋已久的举动,就是为了拉拢扬州刺史林辉。
    如果自己同梁王一同进京,就算真能成事,梁王自己有兵,关内侯又是梁王舅父,梁王在朝中有左相这个岳丈支持,坐上大位的也只会是梁王,而不会是自己。
    现在看来,梁王心思深沉,谋划已久。他若坐上大位,首先就会除掉作为同样有资格继位的自己。
    谢箐说的不错,太子不一定会出事。一旦太子带人杀回上京,不论是谁对上太子,都没有绝对的胜算。更何况,太子背后还有秦烟的势力,以及平西军。
    那么,自己还不如赌上一把。
    这次就压太子,也只能压太子,恐还能有一线生机。
    ------
    徐州,关内侯府议事厅。
    关内侯将梁王的信件递给坐在下首的韩霜凌,而后拧眉沉思。
    韩霜凌接过信笺,快速阅览过后,冷笑一声开口:
    “梁王是要夺权。”
    “平西军、朔北军、平南伯、太子和太子妃皆在边境对敌,他梁王这个时候举兵进京,以图皇位,可真不是个东西。”
    关内侯韩世彦有些无奈地看了一眼女儿韩霜凌,开口道:
    “霜凌,慎言。”
    韩霜凌将信笺随意地放到一旁的边桌上,靠向椅背,向上首的父亲韩世彦笑道:
    “父亲是觉得梁王能成事?”
    “怎么女儿倒是有种预感,太子和太子妃定会平安回京呢。”
    关内侯依然眉头紧锁,他此刻的心情不算轻松。
    梁王的来信里称,希望关内侯作为梁王的舅父能对他全力支持。
    梁王若成,他韩世彦则是国舅;但梁王若败,他整个关内侯府可能会被扣上谋逆的重罪。
    关内侯韩世彦对韩霜凌皱眉道:
    “事关重大,此次关内侯府绝对不能站错队。”
    韩霜凌看着父亲韩世彦的方向道:
    “父亲要带兵防着东夷和高丽,断不能离开徐州。”
    言毕,韩霜凌起身,向关内侯方向躬身抱拳:
    “父亲,给我一万人马,让我前去上京。”
    韩世彦心下有疑,
    “你是要?”
    韩霜凌抬头回道:
    “见机行事。”
    关内侯沉默了片刻后,颔首以示同意。
    “一切小心。”
    当日,韩霜凌在关内侯的大营点兵一万,并立即带人出发前去上京城。
    而韩霜凌没有对父亲韩世彦说出口的是,她已选定立场,护上京城以抗梁王。
    其实,谁也没有把握能预测到,此次究竟是谁会成,谁又会败。
    如若梁王胜,韩霜凌将对自己的行为担责,尽量将关内侯府摘出去。
    而如若太子归来,梁王败,那么,韩霜凌代表关内侯府站了队,关内侯府将不会被梁王牵连。
    韩霜凌猛抽了一下缰绳,马儿向着上京城疾驰而去。
    六月伏夏的晚风微燥,韩霜凌此刻身体里的血液也同样躁动,虽然没有上到边境抗敌,但她也即将到达她的战场,为保全关内侯府的战场,更是保大夏和平稳定的战场。
    ------
    梁王封逸在没有收到关内侯、宁王和晋王的回信时,心中已有些数,但他却没料到,当他的军队准备穿过上京的必经之路豫州地界时,会被晋王封羡带兵设伏。
    封逸的二十万兵力本就是仓促募征而来,在封羡的伏击下溃不成军,好不容易才重新组织进攻。最终梁王封逸同扬州刺史林辉的二十五万联军,在豫州折损了将近五六万人。当然,他们也将晋王封羡那区区几万的兵力消耗得差不多了。
    晋王封羡带人紧急退守豫州城,梁王封逸的行军速度在豫州已被耽误了两日,他没打算再多费时日,因此没再理会封羡,径直带着剩下兵力继续去往上京。
    梁王封逸能猜到为何关内侯和宁王没有动作,而晋王又为何会试图阻拦,这些怂货是担心太子还会平安归京?
    呵,只要自己进入皇城,再以圣上驾崩,储君失踪,大夏政局不稳内忧外患之名,临危受命率先拿到皇位。
    就算是太子回来又如何,若太子要动兵,到时候,就是他封湛造反了。
    ------
    但梁王,你可知道,自己是在找死吗?
    第145章 得胜
    此番大夏同北梁合围进攻突厥的行动打得突厥人措手不及, 又有大夏太子封湛带人率先杀入突厥各大军营扰乱突厥军的阵脚,突厥王帐被袭,汗王重伤,突厥当即陷入混乱, 遭受重挫。
    而封湛和秦烟的人在离开狼谷后, 并未回到大夏军营, 而是带着各自的精锐,对突厥军发起一次又一次奇袭,里外夹击下,突厥军兵败如山倒。
    突厥汗王阿史那契骨于狼谷负伤后就被紧急护送回位于突厥西部的王都。
    但由于长时间驰马疾奔, 且在途中仅做过一次仓促又简单的伤口处理, 因而第二日到达王都时,阿史那契骨不仅失血过多, 且因暑热, 伤口腐化而高热不退, 昏迷了三个日夜, 于第四日晚间才堪堪从王榻上醒来。
    阿史那契骨在彻底清醒后的第一时间便开口问及突厥当前的局势,下属微顿了一下禀道:
    “大汗,大夏和北梁军攻势太猛,我方已退守王都,而突厥各部首领均已带领部众继续西退, 王都的守卫堪忧。”
    “一个时辰前,大夏和北梁联合向王都递进了文书。文书上说,突厥必须立刻退出同大夏和北梁毗邻的边境以外,如若不然, 大夏和北梁将对突厥再一次发起全力进攻。”
    “大汗……”
    这名下属神情焦灼, 他庆幸汗王终于醒来, 但突厥陷入此险境已然成为事实,恐怕除了投降,再无他法。
    阿史那契骨闭目,深吸了一口气,他一手捂着依然疼痛的腹部,心中暗骂各部首领:这些个老匹夫!
    片刻后,阿史那契骨重新睁眼,问向下属:
    “北梁裕北王怎么说?”
    下属回道:
    “北梁裕北王回绝了大汗的提议。”
    阿史那契骨有些脱力地闭目,仅时而微动的眼睑能说明他未再度陷入昏迷。
    阿史那契骨本以为北梁那位由北梁帝萧潜从宗室选出而册立的作为储君培养的裕北王,会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北梁同大夏的和亲,但没想到,这裕北王却对北梁帝立后表现地毫无异议。
    北梁帝萧潜亲征,裕北王若是同突厥联手,此次便是他夺位的好时机,但裕北王居然拒绝。
    这北梁竟是铁板一块!
    此时外间又递进新的消息,片刻后,下属回来禀道:
    “禀大汗,有消息称,大夏惠帝崩,大夏内乱。”
    “不过,前线来报,大夏朔北军依然没有丝毫要退兵的意思。”
    阿史那契骨微掀眼睑,眸光冷厉。
    朔北军不退的缘由,应是有大夏太子封湛坐镇军中。
    太子封湛!
    此次突厥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地被打成一盘散沙,是因为大夏同北梁的联姻?还是因为太子封湛在突厥的奇袭?又或是因自己被大夏太子妃秦烟和北梁鬼面将军联手重伤?
    突厥是由各部族联合而立国,如今阿史那契骨自己身手重伤,已无法重新召集各部重新凝聚。
    无论如何,败了就是败了,为今之计,绝对不是自己硬抗。留住底子,才有可能东山再起。
    一炷香之后,王殿中传出大汗的命令:
    “突厥向大夏和北梁递交降书,并即刻迁都,前往西境。”
    ------
    翌日,在距离突厥王城十里处,大夏太子封湛同北梁帝萧潜亲自领兵前去受降,突厥汗王阿史那契骨带伤前往。
    不得不说,阿史那契骨就算是败,也败地颇有些豪气。
    大夏、北梁和突厥三国签订国书,突厥举国西迁,直至退出与大夏和北梁毗邻的地域,最终将以西彦岭和达通河作为之后突厥的东部国界。
    也就是说,突厥向大夏和北梁让出将近一半的领地。不过,在这一半领地里,也包括了曾经本属于大夏和北梁,只是被突厥强占的的部分领土。
    因而此次战胜突厥,也算是大夏同北梁一举收复失地。
    当日,太子封湛同北梁帝萧潜议定,大夏同北梁各占突厥让出的约二分之一的领地,并以横亘突厥东部的呼赫山脉、阿萨河、以及加木山脉等地,作为大夏同北梁的南北新国界。
    至此,这场大战,就以大夏和北梁完胜草原强悍的狼族突厥而宣告结束。
    ------
    封湛回大夏军主帐时,沈时英刚好同秦烟聊完准备离开。
    沈时英起身,在经过封湛时,她半真半假地来了句:
    “太子,唤声岳母来听听?”

章节目录


太子追妻风烟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十一酒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一酒徒并收藏太子追妻风烟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