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若无成就,岂不可惜?
    时间来到八月。
    早晚之时天气已经转凉,皇帝带着许冠走在宫廷里的长廊之上,长廊拐角处,会有一些宦官低头站立,默不作声。
    “神武卫军饷由内帑出,是甲级卫的三倍。每一名士卒的姓名籍贯信息由侍从室保存,不经兵部、也不经五城兵马司。就有些类似于民间一般大姓所收拢的家奴,你许冠以后就是我朱家的人。”
    朱厚照的个头长得不算小了,因为他规律性运动、吃得东西也比较平衡,七尺男儿是算的上了。而且常年生活优渥,可以说是细皮嫩肉,仿佛白面小生。
    身处高位又让他眉宇之间藏有威严,腰间玉带一系,走起路来真叫一个俊朗模样。
    但站在许冠这样膀大腰圆的大汉边上,仿佛整体小上一圈似的。
    “末将明白陛下的意思。”
    “那你可明白,朕为什么要设立神武卫?”
    “末将不解,请陛下明示。”
    朱厚照双手抱胸,蜂腰直直挺着,眼神微偏,却没有说话。
    风吹起一片片落在地上的粉红花瓣,掠过他们的眼前。
    “……许将军以后会明白的,眼下,就先带好神武卫吧。”
    民间的事情没有人和皇帝禀报,但一下子抄没这么多银两上来,必定是有影响。在此基础之上,朱厚照作为后来者的一些改革动作依然停不下来。
    而他记得,正德年间是有藩王反叛的。
    再有,朱厚照有些向往于紫禁城外的世界,塞北的风光,大漠的草原,汉人的皇帝不去那里,怎么煊赫武功?
    御驾亲征是他一直想做的事。
    这都需要一支精兵护卫他左右。
    所谓改革者,就是触动固有利益的人,不管是皇帝还是大臣,其实都危险。
    长廊的尽头是他的臣子们。
    朱厚照侧身看了许冠一眼,他心领神会,鞠躬抱拳,“微臣告退。”
    “嗯。”
    紧接着皇帝加快了脚步,迅速走到一众臣子面前,脚步也不停的说:“外面热,去乾清宫。”
    在朱厚照的乾纲独断之下,两淮运司衙门的官员们已经没有翻身的可能,
    而这件事尘埃落定,其他的事项也要逐渐提上日程。
    今日召集臣子,主要是四个议题。
    其一,便是以皇帝旨意下发的特别俸禄一事,酝酿了这么些日子,大概也要有个结论了。
    其二,朱厚照是杀了一些人,但朝廷的目的不是要把这些人杀了。接下来的事宜要如何处理才是重头戏。
    其三,少府独立,设为第七部 的事也要正式的以圣旨明确。
    其四,两淮运司的官员被杀了不少,商人也是,朝廷得理一理账,筹谋着把一些银子花出去。
    乍一看事情不少,但实际上都不难。
    尤其是特别俸禄。
    特别俸禄的银两来源是内帑,其本质是皇帝用自己的银两养好自己信任的大臣。
    有人愿意掏银子,给得还是大臣,除了被授予特别俸禄的人自己要‘客套’一番,其他人才不在这种事情上得罪人。
    “……按照内阁和六部商议的结果,特别俸禄一共设为六等,分别为每年三万两、一万两、五千两、三千两、一千两及五百两纹银。朝中大臣不论文武,只要受奖,则年年皆有特别俸禄。当然,若是其人恃宠而骄、不识好歹。该收回的也一样会收回。”
    朱厚照手里拿得是内阁已经拟好的《特别俸禄详述》。
    今日商讨完毕,用印以后就会勘印天下。
    “特别俸禄的实施并非保护大明所有臣子,而只是保护那些不愿意贪腐的臣子,当年章左副都御史章懋拿节日贡品招待客人,生活如此艰难,这是朝廷在逼着大臣成为贪官,朕心中不忍,所以生此念头。而名单……也已经拟好了。”
    “所谓特别俸禄,关键在特别二字,只有立有特别的功劳才能获得获此殊荣,至于何为特别……比如李阁老、刘阁老,为国尽忠、勤勤恳恳,朕还是太子时,便亲眼看到他们每日伏案,处理政务,所谓案牍劳形啊,几十年如一日,这便可以称为特别。”
    李东阳和谢迁都出列,他们身穿大红袍,头发比之前几年要白掉不少,尤其李东阳,眼袋肿而皮肤皱,老年斑是鼻子上一个,脸颊上一个,毕竟六十多了。
    伺候他这么一个亦正亦邪、又精明、又独断的皇帝也不容易。
    “微臣惭愧。”
    “诶。”朱厚照走下台阶去扶了扶这两位老臣。
    不管怎么说,他是脸颊白里透红的少年,而人家是辅国几十年的老人。也没当权臣,更不胡乱施政,基本上还是很正派的。
    所以朱厚照这一扶,扶得叫一个尊老爱幼。
    即便这些都不顾,他毕竟刚刚杀了这么多人,整个人一副刻薄寡恩的模样,而大棒之后给个甜枣这种也是基本功夫了。
    “李阁老、谢阁老不必谦虚。朕年幼,治国的重任若没有两位阁老,怕是要出更多的乱子。只不过朕,性子有时倔了些,但那是对事不对人。且朕也知道,内阁是辛苦的。”
    皇帝忽然温语,让乾清宫的六部九卿的心里都流过一阵暖流,一段时间以来,皇帝总是面若寒霜,搞的他们也有些害怕。今天终于……有些好听的话出来了。
    他们心中都觉得皇帝是个孝顺、爱民的性子,现在看来那样的皇帝还在。
    李东阳和谢迁更加觉得受宠若惊。
    “陛下言重,所谓辛苦也是为臣之本分。至于特别俸禄……微臣无子无女,所需者一日三餐、四季之服而已。一年下来如何能用得上特别之俸禄?恳请陛下收回成命,这些银子赐予无田的百姓才是更好。”
    李东阳这样讲,
    谢迁也只得跟上。
    不过朱厚照不让他们说了,“两位阁老,你们不要推辞。这银子,你们不收,其他人如何敢收?再有,收了朕特别俸禄的人一旦叫朕查出仍然受贿,那要罪加一等,你们要朕使这激将法?”
    这话说的,仿佛阁老心虚,不敢接这一招似的。
    所以也就没再继续推辞。
    不过尽管是阁老,皇帝宣布的特别俸禄等级,也仅是第二等,也就是每年一万两。
    这就让六部尚书个个好奇了,
    就连李、谢二人都仅是第二等,那么第一等还有人吗?
    确实,那三万两的第一等,是朱厚照放在那里给人看的。
    就像大明朝的一品官,对于不姓朱的人来说想要当上极为不易。
    在朱厚照的心里,这个层次是给那种从龙救驾、开疆拓土之类的立功者留着的。除此之外,他还在等待书院里会不会有人搞出什么科技突破,那样他也可以赏赐。
    花一点银子起到示范作用,很赚。
    至于平常人做的平常事,一万两就是顶天了。
    皇帝是政治手段很成熟的人,不可能平白无故立一个高于内阁的人,所以既然阁老是第二等,剩余的人也无作他想。
    接下来顾佐是第二等,因为他掌管少府做了太多的事。
    正常起来的话,韩文、闵珪都只是第四等。
    随后吏部尚书梁储、兵部尚书王炳、再加工部、礼部两位尚书都没有获得特别俸禄。这是朱厚照琢磨了很久决定的。
    首先不能只留哪一个,这是侮辱人,要留就多留些,四人相互‘报团取暖’才易于接受。
    因为特别俸禄就是以功劳来论,不在于关于亲疏,想要拿到还是不容易的,这和官位大小没关系,如果当得官大就有特别俸禄,那一开始就有些歪了。
    而像杨一清打赢过花马池之战,就可列为第二等,王鏊办好了开海可列为第二等,王守仁福建剿匪有功,列为第三等。
    除了这些正常的官员名字,还有些奇怪的……
    比如,女子医馆谈允贤救死扶伤、医者仁心可列为第四等,左副都御史章懋廉洁之名在外,列为第四等,特赐纹银三千两。
    特别,
    关键在特别。
    这个名单以后还会继续拉长,但往后一个一个加的话,没有军功以及特殊情况的,怕是连500两也捞不到。
    尽管如此,特别俸禄这一项也会让内帑每年支出近十万两银子。
    好在有四位尚书,以及大理寺卿、通政使、左都御史都没沾上这个名头,这安排就不显得特别奇怪,他们中的任何一位也不会觉得是皇帝在针对他们。
    别说他们了,
    刘健不是也没有吗?
    朱厚照不想在这个上面浪费太多时间,反正具体的实施路径也很简单,因为人数少,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当面赐予他们。
    这项特别俸禄除了赏赐的用意,也是要让不贪腐的人,口袋鼓起来,更加‘有恃无恐’,似章懋,朝廷不叫他饿肚子,他就能把那些贪官给烦死。
    刘瑾把圣旨在御案上展开好,而皇帝就在众人的眼中用了印。
    哐当一声,一项不大不小的改革也终于落于纸上。
    朱厚照再把圣旨交到刘瑾的手上后,从御案后出来,缓步向乾清宫的大门走去,一直走到门槛之处。
    背对着众臣,他说:
    “还记弘治十七年,朕清查浙江窝案时,便有人提过,朝廷不得与民争利。但朕是不爱银子的,所以这钱朕舍得。
    而所谓朝廷就是几座宫殿、几座衙门,饭还是要分锅吃的。”
    门外的晨风把朱厚照的头发吹得胡乱飘扬,皇帝的话在宫殿里形成回音,一遍又一遍的响起。
    “朕是皇帝,你们都是国之重臣,千秋万代后人眼中,是查得到我们的所作所为的。朕不知道你们怎么想,是想着青史留名、还是想着我死之后不管洪水滔天,但朕是要对这把龙椅负责的。”
    “历史有太多的遗憾了,孔夫子生不逢时、霍去病英年早逝、安史之乱盛唐一夜灰飞烟灭、风波亭岳武穆千古留恨……诸位爱卿,朕不想这些遗憾也发生在正德朝。
    父皇御极十八年,励精图治,朝中所用得人,诸位皆是贤臣,朕又年仅十六,正是青春盛年。疆域之外鞑靼四分五裂,中原之内并无烽烟四起。这样的条件,如果朕朱厚照……”
    皇帝指了指自己,
    随后又换方向指了指站立着的大臣,“你们李、谢、韩、闵……这么多人,搞不出一个国泰民安、四方来服,那咱们这些人也不要自诩太高,千百年后怕还是要成为后人的笑话。”
    这是一番肺腑之言,一说出口就是有一股帝王的冲天之志。
    “吾皇圣明!!吾皇圣明!!”
    朱厚照侧着身,表情沉静的望着跪了一地的人。

章节目录


大明嫡长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皇家雇佣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皇家雇佣猫并收藏大明嫡长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