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横街,就来到了十里大道。
新建的牌坊门楼矗立在长街尽头,十分打眼,几乎能让每个从南门进出江城的人最先注意到它。这是一座唐式飞檐朱柱的三层牌坊门口,有足足九间七尺高。高大的门楼在酷热的阳光下投下大片的阴影。
尽管已经是下午,阳光依旧显出一种灼人的白,人在道上走一小会儿,就能出一身的汗。因为南城这边前段时间修城门,地上积了一层浮土,一有马车经过,就扬起细小烦人的尘埃。灰黄的尘土带着热气扑打在朱红门柱上,发出沙沙的响声。
苏道长到了营地,守营的士兵是两个彪形大汉,看到四郎就皱起了眉头,指着他说:“这个道童不能进去。”
苏道长皱着眉头有些不快,其中一个大汉很会看人脸色,见状立马解释说:“非是我们为难道长,实在是军营中并不合适小姑娘进入。”
旁边一个补充道:“女扮男装也不行。”
四郎:……
平心而论,四郎长的一点也不娘。虽然风姿出众,但是四郎的脸蛋也称得上是轮廓分明,而且鼻梁挺直,唯独一双又黑又大眼睛被小扇子似的睫毛围了起来,这一处有些不够男人。
尽管白璧微瑕,但是四郎全身上下的确不乏少年那种勃勃英气,神态动作都绝不娘们。再说了,以前还从来没有人将其误认为是女孩子过!
四郎本来在烈日下走了一路,就有很大火气,现在简直忍不住要和这两个有眼无珠的军士干上一架了。
看着四郎小拳头紧握,双颊气得通红。冷面道长的脸上似乎浮现出一个一闪而过的笑意,他一本正经的跟两个大汉解释道:“这是我的小道童,的确是个货真价实的男孩子。”
“这……”大汉依旧狐疑的上下打量四郎穿着道袍的身段,不肯放他进去。
四郎便道:“师傅,我就不进去了。你去里面看看,我在外面帮你守门捡漏。”
道长想了想就点头同意,让他在大门口等着。
长街两侧有许多果子行,家家门口都撑开青布大伞,又排列着许多床凳摆开摊子。摊子上堆垛着义糖甜瓜、卫州白桃、小瑶李子、凉水荔枝等果品。此外,还有许多贫苦人担着一担子冰水在酷烈的日头下沿街叫卖,人称冰胡儿。
这类冰水存放不易,不多时水中的冰片就会被烈日烤化,所以一次只装一小桶,卖完再返回酒楼里取冰。这些人家里穷的都吃不上饭了,自然没有能力贮冰,所以都是租借了酒楼里的冰块,自己做了冰水来卖。
四郎毕竟不是城里做苦力的糙爷们,他被殿下养得很有些娇气了。今日跟着道长走了一阵,早就热得头晕眼花,这时候更加不愿意站在南大营外傻等。
他四处望了一下,看到有个老头在牌坊门楼投下的阴影里卖冰水,便急忙跑过去,要了一碗冰镇酸梅汤自己喝,又要了一碗清凉米酒留给道士。四郎看到远处两个守门的军士瞪大了眼睛瞧着自己,也狠狠瞪了回去:看什么看,小爷就是不请你们喝!
牌坊门楼边上凉飕飕的,似乎有幽幽的穿堂风从门的另一侧刮过来。四郎坐在阴影里喝了一碗冰镇酸梅汤,很舒服的长叹了一口气,把目光无意识地在街面上逡巡。
路上行人依旧寥寥,所以不远处的南城门外缓缓驶来的一辆板车就分外显眼。车里的西瓜堆得很高,颤颤巍巍的驶向牌坊门楼,似乎是进城卖瓜的瓜农。
一个好像是弟弟的少年在前面拉车,头上戴着一顶草帽,瘦弱的身体弯成了一张弓。后面跟着的仿佛是哥哥,提着两个红色的包袱,神色轻松的跟着后面。四郎简直有些不快了,他觉得这个哥哥明明长得要魁梧很多,怎么却这样欺负弟弟呢?
四郎一边喝着冰水,一边跟着这两兄弟移动视线,看到这辆西瓜板车缓缓过了牌坊门楼。南城门这边是一段凹凸不平的上坡路。
离得近了之后,四郎就看出来了,原来这哥哥让弟弟在前面拉车却是在照顾他。
走上坡路的时候,历来是后面推车的比前面拉车的费劲些。
四郎看到哥哥用肩膀顶着板车,弟弟在前面也用力,但是明显轻松很多。这段上坡路兄弟两个走得似乎颇为不易,好容易推到了半路上,车又陷入了修建门楼时挖出来忘记填好的土坑里。
这一下震动非常厉害,车上的大西瓜噼里啪啦落下来好几个,在地上摔得瓜破汁流。
哥哥赶紧大喝一声,用肩膀顶住车架,然而板车的一只轱辘却怎么也出不来,哥哥用肩膀使劲顶可好几次,每次都是被车轱辘再次滑了进去。
四郎看那哥哥急的满头大汗,本来就瘦弱的弟弟更是一副马上要晕倒的样子,心里很为两人的兄弟情深感动。他想了想便随手捡了一块修门楼时废弃的砖块和一根木棍,几步跑上前去,先帮忙用砖块垫住哥哥撑起来的车轱辘,然后使那根木棍一敲,板车很容易就上来了。
扛杆原理,行侠仗义就是这么简单!四郎再次得意的看了一眼那两个诬蔑他的守营军士。
弟弟似乎很害羞,不怎么说话,哥哥对着四郎一拱手:“真是多谢了。”说着挑了一个八斤左右的大西瓜递了过来。
“我们兄弟两个住在南门外的马后村,靠近钟山脚下的陵园里有一块地就是我家的,我今日带着弟弟进城来卖瓜,谁知道道路这样难走。一车西瓜眼看着都要被折腾光了……实在多谢小哥出手相助。这一个西瓜便送给恩公。自家种的,包甜!”
钟山脚下的陵园瓜四郎很清楚,四郎对江城里一切好吃的都很清楚。
陵园就是以前一个贵族修墓时建起来的地上行宫,后来渐渐倾颓坍塌,加上天灾人祸,如今已经看不出地上陵寝的样子了。反而被人开垦为瓜地。那块土地里生长出来的西瓜各个皮薄子小,汁多甘甜,为瓜中上品。
四郎抱住大西瓜,目送着这辆板车远去,转过身就发现道长已经出了营地大门。四郎急忙把西瓜放在冷饮摊子上,一把拉住卖冷饮的老爷爷向着道长招手。
“师傅,快看,我抓住了一只鬼!”
☆、97·陵园瓜2
今年天气酷热,白昼的江城就跟个大蒸笼一样。行人挥汗如雨,大声咒骂这鬼天气。唯独卖冰水的祝老汉却心里欢喜,巴不得天气再热一点,他好多赚两个钱贴补家用。也不想想自己都多大岁数了,再热一点身体吃不吃得消。
其实,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祝老汉就养了一个儿子,却外出做生意去了,女儿嫁在本地,毕竟不能常回娘家。所以两个老的就和媳妇、小孙子住在一起。
仓廪实才能知礼节。穷人饭都吃不饱,哪里能讲究那么多儒家道德礼仪。所以,祝老汉虽然见不着儿子想得慌,但是也从来没阻拦着不让去,反而鼓励说好男儿志在四方。等到儿子真的走了,不光老伴埋怨,连媳妇都没得好脸色与他了。
不过,这位远行的不孝子倒是很能干,每年都托人带回来三十两白银,在当时可算多。祝家的日子还算好过起来。
可是自从去年天下大乱之后,祝老汉的独生子就不知所踪了。祝大娘思念儿子,哭得眼睛都瞎了。家里一下子没了顶梁柱,渐渐有些入不敷出。
儿媳妇开始看着还好,挨到今年,估摸着丈夫十有八/九是出了事,看着家里老的老小的小,心里就渐渐有些别的想法,待两个老人也不如往日恭谨。
祝老汉年纪虽大,人却没糊涂呢。这些事他都门儿清。制作冰饮冰碗是老祝家祖传下来的手艺,祝家代代都在十里大道上卖冰胡儿。只是后来儿子嫌做这个太苦太累,才改行做了别的。
如今家里没了钱,瞎眼老婆子只知道哭,媳妇儿做些针线活,也赚不了几个钱。到了五月,城里的粮价又看涨,家里的米只剩下薄薄一层,每日媳妇都得混许多野菜须须,米糠渣进去胡乱煮一锅。吃的小孙孙皮包骨头,只有肚子鼓得老大……
四郎听了半天,眼前的鬼老头还在拉拉杂杂讲他小孙孙的病情,忍不住出言打断:“老丈,后来你怎么来这里卖冰水了呢?”
老头儿横了四郎一眼,显然对眼前的后生说自己是鬼这一点依然十分不满。老年人忌讳这个。不过,祝老汉也没有纠缠不休,他继续讲他的经历。四郎时不时插几句嘴,有时候一旁的苏夔也会对于某个点问得详细些。
那一夜祝老汉的遭遇很快就出来了一个大概。
家里穷的开不了锅了,作为家里唯一的男人,自然只得撑着一把老骨头,上街来重操旧业。担着冰沿街叫卖虽然辛苦一点,但是因为今夏反常的热,祝老汉的冰水生意就非常好。
人啊,老了老了,还是要兜里有几个钱,说话才有底气,因此祝老汉成日都忙得不亦乐乎,虽然脸上手上都被烈日晒脱了一层皮,精神头却好得不得了。因为冰水生意非常好,祝老汉每天都会不知不觉中忙到傍晚收摊。
自从南边的门楼修好之后,江城人都说晚上有时候会听到门外有指甲抓挠的怪声,窗外时有一队奇形怪状的影子经过。有些人家住的宅院老旧一点,还会听到房顶上有东西跑来跑去,墙壁中传来窃窃私语之声。
如今江城已经重新开始了宵禁,连以前夜夜笙歌的城中贵族都默默消停下来,在黑夜降临的时候不再举办任何饮宴。似乎默认了城中夜晚会有鬼怪流窜之事。
祝老汉清楚地记得,那一天是五月十五,到了傍晚时分,忽然从南城门外涌进来一队人马,其中还夹杂些僧不僧、道不道的人。这些人有的身上背着长条状的东西,有的仅背着一个包袱,有的双手空空。后面还拖着一辆大车,车轮上沾着些红褐色的泥土,车厢封得严严实实。不过看那深深的车辙,祝老汉估计里面不是金银也差不离。
这群人拉着车直奔大营而去,隔了一会儿,赶车的大汉却惊慌失措的跑了出来。一直跑到祝老汉的摊子跟前。老汉贪图阴凉,就把摊子摆在新建的牌坊门楼下
“老丈,来碗清凉米酒。”
“客官不巧了,小老儿担子里剩下来的那点冰都化快完了。这凉饮可都不凉咯!”祝老汉笑呵呵的说
“不妨事。只管做来我吃。”来人语气里透露出一点不耐烦了。
“这……好吧。”祝老汉本来打算收摊回家,可他在外面做生意,深知不能得罪这样的军爷,这时候便不得不重新取出家伙什。
祝老汉年纪大了,在大太阳底下晒了一天,又累又饿,这时候动作越发的慢慢吞吞。好在那个军爷并没有出言催促。
等祝老汉慢腾腾做好了一碗凉饮,转回身一看,原本站着摊子前的大汉不见了踪影。几根木头,一块木板搭起来的临时小桌上却放了一根金钗。
祝老汉左右看看,这一段路上并没有其他行人。想到家里的瞎眼老婆子和小孙孙,老汉眼睛一闭心一横,把金钗揣进了怀里。然后他叹口气,坐下来慢慢把那碗冰饮喝进了肚,这样拿出来加过糖的冰饮可不能再放回去了,不然,桶里的那些都得跟着坏掉。
就这么一耽搁,等祝老汉把撑桌子的木架和木板取下来,靠在牌坊门口上,有收拾好自己的挑子之后,已经到了傍晚掌灯时分。
眼看着太阳落山,祝老汉有些着急。如今城里宵禁,他一个老头子可不敢到处乱窜。这么晚了,也不知道媳妇有没有给家里的瞎眼老婆子做饭。这么想着,祝老汉赶紧收拾好家伙什,挑着担子往家赶。
朱红的牌坊门口修好之后,巨大的门楼投下大片大片的阴影,夏天在这片阴影里呆着特别舒服,不过,一跨出这片阴影的范围,热浪就会变本加厉的袭来。一冷一热的,祝老汉觉得头有点晕,身子有那么一刹那似乎重的很。不过老汉身体好,打了两个趔趄,到底还是稳住了脚步,挑着担子继续赶路。
新建的牌坊门楼矗立在长街尽头,十分打眼,几乎能让每个从南门进出江城的人最先注意到它。这是一座唐式飞檐朱柱的三层牌坊门口,有足足九间七尺高。高大的门楼在酷热的阳光下投下大片的阴影。
尽管已经是下午,阳光依旧显出一种灼人的白,人在道上走一小会儿,就能出一身的汗。因为南城这边前段时间修城门,地上积了一层浮土,一有马车经过,就扬起细小烦人的尘埃。灰黄的尘土带着热气扑打在朱红门柱上,发出沙沙的响声。
苏道长到了营地,守营的士兵是两个彪形大汉,看到四郎就皱起了眉头,指着他说:“这个道童不能进去。”
苏道长皱着眉头有些不快,其中一个大汉很会看人脸色,见状立马解释说:“非是我们为难道长,实在是军营中并不合适小姑娘进入。”
旁边一个补充道:“女扮男装也不行。”
四郎:……
平心而论,四郎长的一点也不娘。虽然风姿出众,但是四郎的脸蛋也称得上是轮廓分明,而且鼻梁挺直,唯独一双又黑又大眼睛被小扇子似的睫毛围了起来,这一处有些不够男人。
尽管白璧微瑕,但是四郎全身上下的确不乏少年那种勃勃英气,神态动作都绝不娘们。再说了,以前还从来没有人将其误认为是女孩子过!
四郎本来在烈日下走了一路,就有很大火气,现在简直忍不住要和这两个有眼无珠的军士干上一架了。
看着四郎小拳头紧握,双颊气得通红。冷面道长的脸上似乎浮现出一个一闪而过的笑意,他一本正经的跟两个大汉解释道:“这是我的小道童,的确是个货真价实的男孩子。”
“这……”大汉依旧狐疑的上下打量四郎穿着道袍的身段,不肯放他进去。
四郎便道:“师傅,我就不进去了。你去里面看看,我在外面帮你守门捡漏。”
道长想了想就点头同意,让他在大门口等着。
长街两侧有许多果子行,家家门口都撑开青布大伞,又排列着许多床凳摆开摊子。摊子上堆垛着义糖甜瓜、卫州白桃、小瑶李子、凉水荔枝等果品。此外,还有许多贫苦人担着一担子冰水在酷烈的日头下沿街叫卖,人称冰胡儿。
这类冰水存放不易,不多时水中的冰片就会被烈日烤化,所以一次只装一小桶,卖完再返回酒楼里取冰。这些人家里穷的都吃不上饭了,自然没有能力贮冰,所以都是租借了酒楼里的冰块,自己做了冰水来卖。
四郎毕竟不是城里做苦力的糙爷们,他被殿下养得很有些娇气了。今日跟着道长走了一阵,早就热得头晕眼花,这时候更加不愿意站在南大营外傻等。
他四处望了一下,看到有个老头在牌坊门楼投下的阴影里卖冰水,便急忙跑过去,要了一碗冰镇酸梅汤自己喝,又要了一碗清凉米酒留给道士。四郎看到远处两个守门的军士瞪大了眼睛瞧着自己,也狠狠瞪了回去:看什么看,小爷就是不请你们喝!
牌坊门楼边上凉飕飕的,似乎有幽幽的穿堂风从门的另一侧刮过来。四郎坐在阴影里喝了一碗冰镇酸梅汤,很舒服的长叹了一口气,把目光无意识地在街面上逡巡。
路上行人依旧寥寥,所以不远处的南城门外缓缓驶来的一辆板车就分外显眼。车里的西瓜堆得很高,颤颤巍巍的驶向牌坊门楼,似乎是进城卖瓜的瓜农。
一个好像是弟弟的少年在前面拉车,头上戴着一顶草帽,瘦弱的身体弯成了一张弓。后面跟着的仿佛是哥哥,提着两个红色的包袱,神色轻松的跟着后面。四郎简直有些不快了,他觉得这个哥哥明明长得要魁梧很多,怎么却这样欺负弟弟呢?
四郎一边喝着冰水,一边跟着这两兄弟移动视线,看到这辆西瓜板车缓缓过了牌坊门楼。南城门这边是一段凹凸不平的上坡路。
离得近了之后,四郎就看出来了,原来这哥哥让弟弟在前面拉车却是在照顾他。
走上坡路的时候,历来是后面推车的比前面拉车的费劲些。
四郎看到哥哥用肩膀顶着板车,弟弟在前面也用力,但是明显轻松很多。这段上坡路兄弟两个走得似乎颇为不易,好容易推到了半路上,车又陷入了修建门楼时挖出来忘记填好的土坑里。
这一下震动非常厉害,车上的大西瓜噼里啪啦落下来好几个,在地上摔得瓜破汁流。
哥哥赶紧大喝一声,用肩膀顶住车架,然而板车的一只轱辘却怎么也出不来,哥哥用肩膀使劲顶可好几次,每次都是被车轱辘再次滑了进去。
四郎看那哥哥急的满头大汗,本来就瘦弱的弟弟更是一副马上要晕倒的样子,心里很为两人的兄弟情深感动。他想了想便随手捡了一块修门楼时废弃的砖块和一根木棍,几步跑上前去,先帮忙用砖块垫住哥哥撑起来的车轱辘,然后使那根木棍一敲,板车很容易就上来了。
扛杆原理,行侠仗义就是这么简单!四郎再次得意的看了一眼那两个诬蔑他的守营军士。
弟弟似乎很害羞,不怎么说话,哥哥对着四郎一拱手:“真是多谢了。”说着挑了一个八斤左右的大西瓜递了过来。
“我们兄弟两个住在南门外的马后村,靠近钟山脚下的陵园里有一块地就是我家的,我今日带着弟弟进城来卖瓜,谁知道道路这样难走。一车西瓜眼看着都要被折腾光了……实在多谢小哥出手相助。这一个西瓜便送给恩公。自家种的,包甜!”
钟山脚下的陵园瓜四郎很清楚,四郎对江城里一切好吃的都很清楚。
陵园就是以前一个贵族修墓时建起来的地上行宫,后来渐渐倾颓坍塌,加上天灾人祸,如今已经看不出地上陵寝的样子了。反而被人开垦为瓜地。那块土地里生长出来的西瓜各个皮薄子小,汁多甘甜,为瓜中上品。
四郎抱住大西瓜,目送着这辆板车远去,转过身就发现道长已经出了营地大门。四郎急忙把西瓜放在冷饮摊子上,一把拉住卖冷饮的老爷爷向着道长招手。
“师傅,快看,我抓住了一只鬼!”
☆、97·陵园瓜2
今年天气酷热,白昼的江城就跟个大蒸笼一样。行人挥汗如雨,大声咒骂这鬼天气。唯独卖冰水的祝老汉却心里欢喜,巴不得天气再热一点,他好多赚两个钱贴补家用。也不想想自己都多大岁数了,再热一点身体吃不吃得消。
其实,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祝老汉就养了一个儿子,却外出做生意去了,女儿嫁在本地,毕竟不能常回娘家。所以两个老的就和媳妇、小孙子住在一起。
仓廪实才能知礼节。穷人饭都吃不饱,哪里能讲究那么多儒家道德礼仪。所以,祝老汉虽然见不着儿子想得慌,但是也从来没阻拦着不让去,反而鼓励说好男儿志在四方。等到儿子真的走了,不光老伴埋怨,连媳妇都没得好脸色与他了。
不过,这位远行的不孝子倒是很能干,每年都托人带回来三十两白银,在当时可算多。祝家的日子还算好过起来。
可是自从去年天下大乱之后,祝老汉的独生子就不知所踪了。祝大娘思念儿子,哭得眼睛都瞎了。家里一下子没了顶梁柱,渐渐有些入不敷出。
儿媳妇开始看着还好,挨到今年,估摸着丈夫十有八/九是出了事,看着家里老的老小的小,心里就渐渐有些别的想法,待两个老人也不如往日恭谨。
祝老汉年纪虽大,人却没糊涂呢。这些事他都门儿清。制作冰饮冰碗是老祝家祖传下来的手艺,祝家代代都在十里大道上卖冰胡儿。只是后来儿子嫌做这个太苦太累,才改行做了别的。
如今家里没了钱,瞎眼老婆子只知道哭,媳妇儿做些针线活,也赚不了几个钱。到了五月,城里的粮价又看涨,家里的米只剩下薄薄一层,每日媳妇都得混许多野菜须须,米糠渣进去胡乱煮一锅。吃的小孙孙皮包骨头,只有肚子鼓得老大……
四郎听了半天,眼前的鬼老头还在拉拉杂杂讲他小孙孙的病情,忍不住出言打断:“老丈,后来你怎么来这里卖冰水了呢?”
老头儿横了四郎一眼,显然对眼前的后生说自己是鬼这一点依然十分不满。老年人忌讳这个。不过,祝老汉也没有纠缠不休,他继续讲他的经历。四郎时不时插几句嘴,有时候一旁的苏夔也会对于某个点问得详细些。
那一夜祝老汉的遭遇很快就出来了一个大概。
家里穷的开不了锅了,作为家里唯一的男人,自然只得撑着一把老骨头,上街来重操旧业。担着冰沿街叫卖虽然辛苦一点,但是因为今夏反常的热,祝老汉的冰水生意就非常好。
人啊,老了老了,还是要兜里有几个钱,说话才有底气,因此祝老汉成日都忙得不亦乐乎,虽然脸上手上都被烈日晒脱了一层皮,精神头却好得不得了。因为冰水生意非常好,祝老汉每天都会不知不觉中忙到傍晚收摊。
自从南边的门楼修好之后,江城人都说晚上有时候会听到门外有指甲抓挠的怪声,窗外时有一队奇形怪状的影子经过。有些人家住的宅院老旧一点,还会听到房顶上有东西跑来跑去,墙壁中传来窃窃私语之声。
如今江城已经重新开始了宵禁,连以前夜夜笙歌的城中贵族都默默消停下来,在黑夜降临的时候不再举办任何饮宴。似乎默认了城中夜晚会有鬼怪流窜之事。
祝老汉清楚地记得,那一天是五月十五,到了傍晚时分,忽然从南城门外涌进来一队人马,其中还夹杂些僧不僧、道不道的人。这些人有的身上背着长条状的东西,有的仅背着一个包袱,有的双手空空。后面还拖着一辆大车,车轮上沾着些红褐色的泥土,车厢封得严严实实。不过看那深深的车辙,祝老汉估计里面不是金银也差不离。
这群人拉着车直奔大营而去,隔了一会儿,赶车的大汉却惊慌失措的跑了出来。一直跑到祝老汉的摊子跟前。老汉贪图阴凉,就把摊子摆在新建的牌坊门楼下
“老丈,来碗清凉米酒。”
“客官不巧了,小老儿担子里剩下来的那点冰都化快完了。这凉饮可都不凉咯!”祝老汉笑呵呵的说
“不妨事。只管做来我吃。”来人语气里透露出一点不耐烦了。
“这……好吧。”祝老汉本来打算收摊回家,可他在外面做生意,深知不能得罪这样的军爷,这时候便不得不重新取出家伙什。
祝老汉年纪大了,在大太阳底下晒了一天,又累又饿,这时候动作越发的慢慢吞吞。好在那个军爷并没有出言催促。
等祝老汉慢腾腾做好了一碗凉饮,转回身一看,原本站着摊子前的大汉不见了踪影。几根木头,一块木板搭起来的临时小桌上却放了一根金钗。
祝老汉左右看看,这一段路上并没有其他行人。想到家里的瞎眼老婆子和小孙孙,老汉眼睛一闭心一横,把金钗揣进了怀里。然后他叹口气,坐下来慢慢把那碗冰饮喝进了肚,这样拿出来加过糖的冰饮可不能再放回去了,不然,桶里的那些都得跟着坏掉。
就这么一耽搁,等祝老汉把撑桌子的木架和木板取下来,靠在牌坊门口上,有收拾好自己的挑子之后,已经到了傍晚掌灯时分。
眼看着太阳落山,祝老汉有些着急。如今城里宵禁,他一个老头子可不敢到处乱窜。这么晚了,也不知道媳妇有没有给家里的瞎眼老婆子做饭。这么想着,祝老汉赶紧收拾好家伙什,挑着担子往家赶。
朱红的牌坊门口修好之后,巨大的门楼投下大片大片的阴影,夏天在这片阴影里呆着特别舒服,不过,一跨出这片阴影的范围,热浪就会变本加厉的袭来。一冷一热的,祝老汉觉得头有点晕,身子有那么一刹那似乎重的很。不过老汉身体好,打了两个趔趄,到底还是稳住了脚步,挑着担子继续赶路。